人际关系的潜规则:守弱

时间:2024-12-30 10:39:20

“上善若水”,水的品质几乎是世间中最为融会贯通、最为灵活的存在。

古人对于“水”的定义自然是有着最深刻的道理在其中,柔弱的水能够冲走坚硬的岩石,又能够润物细无声,最终形成千姿百态。

而我们现在与人相处时,也应该学习“水”的这种品质。

以前人们出门时都会讲究“风度”,而现在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生活中各类请柬频频收入手中,都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因此太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多攀关系,但是为何你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人就坐在身边,但是却感觉自己依然孤独无比?

这就需要低调的身姿来换取放下心防的心。

局势混乱时的退避。

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段时光,我国各地可谓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而这些割据都城整日里担惊受怕的焦虑可不止地方上执掌大权的人,像是刘义庆也是能体会到这种心情的,在他心目中,就算是皇帝也没有拥有自己能安享太平的实力,除非这个皇帝真的有神一般的力量,让上天以下雨不作为不管降在谁头上的事都不发生。

也正因为有如此的清醒眼光,刘义庆并没有前去当一个统治许多人的皇帝,相反,在当时他选择了退出。

刘义庆所处的是南朝宋时期,那么先来看看南朝宋自身存在怎样的问题。

众所周知,南朝宋这个王朝建立的时候是混整合前后两国遗留下来的许多人,例如开始做王的宋武帝刘裕就是从前赵国时期的一名影卫,后来当上皇帝成为开国领袖。

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后代自然也还是带着这种见不得人的血缘关系,这就导致有人天天戎马倥偬地想要变革自己所处家庭的现状,而有人却每个人顶着非常高的官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愿意过多牵扯,便也没办法阻拦那些想要争权夺利的人的手脚,只能静静看着局势一步步向着未知的方向嬗变并等待着结果。

那么在这种环境中,刘义庆作为当时宋文帝之孙就有着这样的体验。

刘义庆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知识,但是他却选择将自己的才能隐藏在心底,摆着一个“老实”高雅人的姿态,这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保全自己,不被卷入其中。

可以说刘义庆内心十分明白什么才是重要之事,而他也做到了一点,那就是不去当渔翁来得利。

当他身边出现那些想要争夺权利的人时,他也没有插手这件事,而是继续保持自己的低调,任凭外面的风起云涌同样无法影响到刘义庆,这份从容也让他哪怕在这样的时代依然有了很好的结局。

但要是有一天,他发现争权夺利的人已经不能忽视到他身边,再或者还有人拉着他一起参与其中的时候,刘义庆又该怎么办呢?

这种时候,即使他再能容忍也很难始终不被卷入其中,而到那个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向水学习,它虽然柔弱,但灵活性极强,只要将注意力和方向进行适当转移,就十拿九稳不会被卷入其中了。

如果当时的刘义庆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尽管混乱局面将之带入巨大压力之下,他依然能沉下心来继续进行自我提升,这样在今后机会降临的时候就能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失去信任时的沉默。

佛家有云“沉默是金”,其实我们说与人相处也是需要遵循的一条准则。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维持在一种正确态度,即使我们做好了自己,却也会被别人过多解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时候说话便成为了一种选择。

平常生活中,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并不困难,但是一旦失去信任,这几乎就是个无底洞了,要想再找回来极其艰难时间也是最少不能逆转回来的,那样宝贵而又非常珍惜的时间消耗起来也很令人沮丧,所以在交往时一定要好好珍惜彼此提供出来的信任。

但是信任既然是一种要进行双方配合才会建立起来的体验,那么有一方率先开始怀疑另一方的时候便就已经开始引导双方开始偏离原来的轨迹。

这种时候,如果被怀疑的一方还奔走解释,反而容易让另一方觉得更加“确凿”,因为这说明被怀疑一方心中有鬼。

但是事实上解释更多的是出于被怀疑一方对另一方真心的想法,此时另一个选择就是沉默,而守弱的一种表现就是不争强好胜,不需要辩解。

当一方开始怀疑另一方的时候,被怀疑的一方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进行反击,但是无论如何,即使说错话也成为一种表现,对于一方来说,是胜利还是失败都是其次,更主要的是能保存下自己的实力和名誉,这就意味着守弱行为。

但是守弱不仅体现在与人相处上,它也体现在与一方失去信任之后,不用四处说明自己清白,让别人看不起本来清白的自己,更不要为了证明清白跑到别人面前花费时间精力给别人解释,因为这些行为本身就是错误流露出来的提前预警。

所以面对失去信任,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而不是用嘴巴。

被别人误会,不要解释,要用自我完善和提升来惩罚外界,沉下心来,让别人看着自己的行动发觉错误重新认识自己。

但是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加强大,因此珍惜间接行动是非常必要的。

自我提升才能避免让其他干扰因素影响你,而主动避免干扰不仅有利于环境,更重要的是更有利于自己。

家庭关系中的守弱。

我们说人与人之间交往,一般不会跨越近亲之间,他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之间也不会因为父母关系过分靠近,而走得太近。

但是血肉关系却不能改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这个目标仅仅在工作上加倍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家庭之间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让自己的孩子适应周围环境,并且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应对痛苦,这是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而作为父母,应该放弃个人想法主动为孩子退让,就是守弱表现之一。

别忘了,人们因为家庭是在一块生活最久的人群,因此这其中多多少少是与自己的命运相连,相互影响的,但是一些职场竞争并没有这么强烈,因此主动退让去创造更好环境,不值得吗?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主动退让的人站得更高会让别人景仰,但这个时候是不是又忽视了一个人?

自身超越之后也没有好结果。

这是一种无形法则,无形法则并不是完全正确,大量使用可能会让人与人之间都维护在一种距离太远的程度,从而缺失信任,但是限量使用,大约使用频率,会让人保持一种较高状态,同时维护住幸福家庭。

这样的家庭环境会很幸福吗?

不会,在它原来的基础上减一些,会差一些;但是它一定会更好吗?

必定会,因为幸福上的提升大于幸福降低带来的影响。